光屋住戶|「光屋」受助夫婦多是80後1/4擁專上學歷 「要有光」創辦人冀助短貧戶脫貧
發布時間: 2021/02/18 12:01
最後更新: 2021/02/18 16:31
要樂業,必先安居;惜疫浪影響生活就業,一家或陷經濟困境。社房企「要有光」創辦人余偉業稱,過去一年「短貧戶」求助及申請倍增,有扶助必要。位於深井的「光屋」,單位主要放租予短貧核心家庭。余偉業稱,「光屋」受助夫婦多是80後,四分一人擁專上學歷,盼自力更生而非金錢救濟,「希望幫到住戶提升生活期盼,對前景更有自信,遠離貧窮。」
走進樓高5層的「光屋」,節慶氣氛濃厚。大廈梯間貼滿稚子畫作,有的用蠟筆填色「出晒界」,用木顏色掃描得維肖維妙也有,風格也不同。無獨有偶的是,幅幅作品色彩繽紛,大紅大紫,一片歡欣。多走幾步登上天台,還有一塊塊小農田,不遠處有一棵小樹,結滿丹紅色小花,才半米高。余偉業忙不迭介紹,「種的是洛神花,街坊閒來栽種。也有人種生菜,入冬時摘菜,煮羊腩煲伴吃。」
深井「光屋」前身是紗廠員工宿舍,4年前啟用,有44伙;住戶多有一兩名子女,平均6歲半,夫婦平均36歲。余偉業稱,光屋住戶教育程度較高,也很年輕,只是突然陷入短貧情況,「入住前,租戶平均收入只有1.6萬元,就在貧窮綫上、以及公屋入息上限之間徘徊,但9成人沒拿綜援。」他稱光屋住戶不想依賴福利,可是近期就業狀況有變,經濟能力突然轉弱,稱為短貧戶。
余偉業有套營運目標,盼「光屋」短貧戶跟貧窮綫愈走愈遠,「先要提升住戶就業能力,再鼓勵儲蓄,還要安排兒童活動,讓父母無憂外出工作。」疫情下,余稱從事飲食、中港運輸的住戶影響較大,或丟了飯碗,「不過街坊勝在走位快,無得揸貨車,就轉工做外賣速遞,他們很務實,肯放下身段。」
要有光向租戶均提供一紙3年合約,租金按經濟能力酌情釐定,入息與儲蓄前景也在考慮之列。「租約關鍵之處,在於準時交租之外,租戶也要執行個人發展目標。」他鼓勵租戶多儲錢,推動夫婦雙親也重投職場,「逾6成家庭儲蓄有增長,平均每年多儲3.2萬元,住滿3年就有近10萬元。」他建議住戶由儲蓄開始,之後可買保險,接觸低風險投資,積小成多。
父母也外出上班,家中稚子豈可乏人照顧?余偉業解釋,「光屋」注重兒童發展,會舉辦活動訓練小孩自理能力,「歲晚聘請過STEM老師,教小孩設計發聲揮春,可以讓小孩在家活動、消磨時間,紓緩不少疫情衍生問題。」他又稱,街坊也發揮互助精神,放心讓小孩跑到鄰家玩,父母就有空檔外出掙錢。
余偉業用數據說話,見證「光屋」的營運策略有效提升房屋效益,短貧戶平均約兩年後遷出,比租約的3年期短。「多了輪候公屋的短貧戶,說有足夠積蓄,反而不想入住公屋了,而是拿着綠表資格去買二手居屋。」他形容住戶明顯對未來有信心,對人生期望也改變,在努力改善家庭生活。
「光屋」營運資金來自租金收入,周大福慈善基金也撥款資助,余偉業稱轄下「光房」及「光屋」已接近收支平衡。他稱下一個「光村」項目,會繼續扶助短貧戶為主,目標未來3年把短貧戶工作再擴大一倍,盼每年可服務300個家庭,約800人受惠。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吳卓峰